他被称作“常败将军”,在偶然间赢得了一场胜利,意外改变了华夏历史的进程。在古代军事领域,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说法:胜败乃兵家常事。然而,对于一位将军而言,能够连续取得胜利本身便是无上的荣耀。在历史长河中证券配资APP,真正能够被称作常胜将军的人屈指可数,反倒是常败将军更少见。失败的将领通常面临着战死沙场的命运,或者在回归后遭受严厉的军法制裁。因此,能够在下属多次战败的情况下,不被驱逐或惩罚的主上,往往要么是昏庸无能,无法辨别人才;要么就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领袖。
秦穆公恰好是这样一位雄主。他委任的大将孟明视曾经两次在与死敌晋国的交战中,被全军覆没,彻底失去斗志。即便在随后的防御战中,他的部队也一路退却,丢失了城池和地盘。然而,秦穆公始终对他抱以信任与宽容,容许他继续掌握军权。经过多年时间的积蓄力量,孟明视终于打败了强大的晋国,从而震慑了西边的戎族,使之纷纷归顺。这为秦国后来的逐步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也为日后统一华夏的伟业铺平了道路。
秦国建立之初的时间较晚,起步也相对薄弱,在平王东迁后,秦国仅仅是一个子爵。而此时的王畿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繁华,周围遍布戎族的部落。秦人的祖先在与戎族作战的同时,也致力于安抚散落在关中平原周围的周人聚落,经过几代秦君的血战杀戮,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立稳脚跟。到了秦穆公的时代,已经经历了十几个代代相传的岁月,经过秦穆公的悉心经营,秦国的实力逐渐增强,开始萌生了东进,逐鹿中原的壮志。而在这条东进的道路上,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强大的晋国。
展开剩余55%小白去世后,晋国的实力有所衰退,秦穆公开启了东征的计划。但他将这一重任交给了几位年轻气盛的官二代,其中主将是名为孟明视的年轻将领。他是著名将领百里奚的儿子,从小便对舞枪弄棒情有独钟,热爱兵法,因此备受秦穆公的赏识。尽管百里奚十分清楚自己的儿子的水平极限,却依然力求阻止孟明视出任主将,但秦穆公始终坚持自己的决定。结果,这位年轻将领在途中遭遇到了晋军的伏击,导致全军覆没,只有他侥幸逃回国内。即便如此,秦穆公并没有对他进行责罚,反而让他继续指挥军队。
两年后,孟明视为了报上次的仇,主动请缨出征,发起了对晋国的进攻。然而,晋国早有准备,孟明视再次遭遇了惨败,重新陷入了失利的泥潭。尽管如此,秦穆公依旧没有对他表示责备,依然让他继续指挥军队。经过两次失利,孟明视的性格变得更加谨慎和稳重,同时更加努力地研究兵书,训练士兵。在接下来的多次交锋中,为了避免正面交锋,他不得不放弃了不少城池,因而无形中得到了“战无不败”的称号,因此被部下戏称为“常败将军”。然而,孟明视对此并不在意,仍然不断养精蓄锐,等待着反击的机会。在惨败之后的第三年,他再次率军出征晋国。与以往不同的是,这一次孟明视在一次意外的情况下战胜了晋军,成功收复了大面积失地,最终帮助秦穆公登上了霸主的巅峰,也为后来的秦国统一华夏奠定了深远的历史基础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牛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